課程簡介

價值流圖簡介

  • 精益原則及VSM的作用
  • 關鍵術語:增值、非增值、節拍時間、交付時間、流程週期效率
  • VSM符號和圖形約定概述

價值流的範圍界定和選擇

  • 選擇要映射的產品、組件或產品系列
  • 定義流程邊界和利益相關者
  • 收集基線績效數據和指標

映射當前狀態

  • 流程走查:數據收集技術和觀察方法
  • 記錄流程步驟、流程流、庫存點和信息流
  • 計算流程時間:週期時間、切換時間、正常運行時間和等待時間

識別並量化MUDAS

  • 分類七種浪費及其他形式的非增值活動
  • 量化浪費對交付時間和成本影響的技術
  • 針對高影響MUDAS的優先級排序方法

設計未來狀態

  • 改進流程的原則:拉動系統、節拍對齊和平準化
  • 重新計算改進後的時間和預期績效
  • 未來狀態圖的可視化及關鍵績效目標

行動計劃和實施路線圖

  • 將未來狀態變化轉化爲具體的Kaizen活動和項目
  • 定義負責人、時間表、KPI和驗證方法
  • 應變管理和持續改進

驗證、測量和持續改進

  • 設置監控儀表板和測量程序
  • 如何運行試點實施並捕獲經驗教訓
  • 閉環:迭代的VSM週期和持續優化

總結與下一步

最低要求

  • 瞭解基本的流程和工作流概念
  • 在操作或管理流程中的工作經驗
  • 熟悉績效指標,如週期時間和交付時間

受衆

  • 流程改進從業者
  • 運營經理和團隊領導
  • 持續改進/精益團隊成員
 14 時間:

客戶評論 (4)

課程分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