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程簡介

模塊1 – 介紹與背景(30分鐘理論)

  • 什麼是國際貿易術語及其重要性。
  • 2020年的歷史與關鍵變化。
  • 結構:適用於所有運輸方式的規則與僅適用於海運的規則。

模塊2 – 理解11種規則(60分鐘理論 + 30分鐘實踐)

  • EXW、FCA、CPT、CIP、DAP、DPU、DDP(適用於所有運輸方式)。
  • FAS、FOB、CFR、CIF(適用於海運/內河運輸)。
  • 實踐練習:將每種規則與實際的運輸場景匹配。

模塊3 – 責任、風險與成本分配(30分鐘理論 + 30分鐘實踐)

  • 風險和責任的轉移點。
  • 誰負責安排運輸、保險和報關。
  • 實踐練習:使用運輸鏈圖來映射成本和風險分配。

模塊4 – 選擇正確的國際貿易術語(30分鐘理論 + 30分鐘實踐)

  • 需考慮的因素:運輸方式、成本控制、風險承受能力、市場慣例。
  • 案例分析:團隊爲給定的運輸選擇最佳國際貿易術語,併爲其決策辯護。

模塊5 – 避免錯誤與管理風險(20分鐘理論 + 40分鐘實踐)

  • 常見錯誤(例如,集裝箱運輸中使用FOB)。
  • 指定確切地點的重要性。
  • 文件審查練習:在樣本合同和運輸文件中發現並糾正國際貿易術語錯誤。

模塊6 – 談判角色扮演(45分鐘實踐)

  • 買方和賣方小組就貿易條款進行談判。
  • 重點關注成本、控制和風險。

總結與問答(15分鐘)

  • 11種規則的快速參考表。
  • 在合同中應用國際貿易術語的最終檢查表。

 

最低要求

無正式先決條件。
具備進出口、供應鏈或物流的基本知識會有所幫助,但非必需。

目標受衆

  • 進出口經理
  • 物流和供應鏈專業人士
  • 貨運代理和報關員
  • 參與跨境交易的採購和銷售團隊
  • 處理國際銷售合同的法律和合同經理

 

 7 時間:

客戶評論 (3)

課程分類